close
(中央社記者陳舜協台北十一日電)近來有不少愛人分手成殺手,釀成不少重大社會事件。精神科醫師表示,對愛情得失心太重、在壓力下易暴怒、衝動,想要傷人或自傷,都有可能是「邊緣性人格異常」,您的親密愛人、家人若有太黏人、找不到人就動怒或自怨自艾等情形,都是高危險群,應及早尋求專業協助。
原本是親密愛人,相戀時黏得化不開,看見愛人與其他異性談話都醋勁大發、一生氣就想打人或自殘,近來屢屢躍上媒體版面。台北耕莘醫院心理衛生中心主任楊聰財表示,有類似反應的人,有可能是「邊緣性人格異常」,這類病友平時與一般人無異,但因內心長期空虛、心情易於過度反應,外在表現極不穩定。
楊聰財說,「邊緣性人格異常」表現的方式除了傷人、自傷外,也可能有暴食、亂花錢、魯莽駕駛、物質濫用、性濫交等情形,臨床發現,女性患者比例約為男性患者三倍,若個性內向畏縮,就會成為自殺常客,通常以女性居多;性格若急躁猛烈,則易成為「寧為玉碎、不為瓦全」的施暴者。
楊聰財指出,無法穩定的表現內在想法與情緒,經常戲劇性的表現自己的感受,是「邊緣性人格異常」者最大的問題,情緒常常像坐雲霄飛車般起落,這類病人可透過專業醫師、心理輔導師以藥物、團體輔導協助病人情緒穩定,但最重要的是病人自己要找到可信賴的專業醫師,坦誠交代自己的內心世界,並努力學習如何掌控情緒,才有機會得到最佳健康照護。970811
全站熱搜